Sunday, October 15, 2023

《止学》

王通(隋唐)

卷一

1、智极则愚也,圣人不患智寡,患德有失焉。

    【译文】过於聪明就是愚蠢了。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,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。

2、才高非智,智者弗显也。位尊实危,智者不就也。大智知止,小智惟谋,智有穷而道无尽哉。

【译文】才能出众不是智慧,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。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,有智慧的人不恋权位。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,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,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。

3、谋人者成于智,亦丧于智。谋身者恃其智,亦舍其智也。智有所缺,深存其敌,慎之少祸焉。

【译文】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,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。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计,也要舍其智计。智计有它缺欠的地方,谋略存有他的敌手,谨慎使用才能减少祸患。

4、智不及而谋大者毁,智无竭而谋远者逆。智者言智,愚者言愚,以愚饰智,以智止智,智也。

【译文】智慧不够却谋划大事的人只能失败,智计不知停止却谋求长远的人很难如愿。对有智慧的人说智慧,对愚蠢的人说愚蠢,用愚蠢来掩饰智慧,用智慧来停止智计,这是真正的智慧。


用势 卷二

1、势无常也,仁者勿恃。势伏凶也,智者不衿。

【译文】势力没有永恒的,仁德的人不会依靠它。势力埋伏著凶险,有智慧的人不会夸耀它。

2、势莫加君子,德休与小人。君子势不于力也,力尽而势亡焉。小人势不惠人也,趋之必祸焉。

【译文】势力不要施加给君子,仁德不能给予小人。君子的势力不表现在权势上,以权势为势力的人一旦权势丧失势力也就消亡了。小人的势力不会给人带来好处,趋附它一定会招致祸害啊。

3、众成其势,一人堪毁。强者凌弱,人怨乃弃。势极无让者疑,位尊弗恭者忌。

【译文】众多的人才能成就势力,一个人却可以毁掉它。有势力的人欺凌弱小的人,人们怨恨他就会离弃他。势力达到顶点而不知退让的人让人猜疑,地位尊贵而不谦恭的人使人嫉恨。

4、势或失之,名或谤之,少怨者再得也。势固灭之,人固死之,无骄者惠嗣焉。

【译文】势力有时会失去,名声有时会遭诽谤,少发怨言的人能失而复得。势力一定会消失的,人终会死亡的,不骄纵的人才能惠及子孙。


卷三

1、惑人者无逾利也。利无求弗获,德无施不积。

【译文】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。利益不追求它就不能获得,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积累。

2、众逐利而富寡,贤让功而名高。利大伤身,利小惠人,择之宜慎也。天贵于时,人贵于明,动之有戒也。

【译文】追逐利益的人众多但富贵的人却很少,贤明的人出让功劳但他的名望却有增高。利益大的容易伤害自身,利益小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,选择它们应该慎重。天道贵在有其规律,人贵在明智有节,行动要遵守戒规。

3、众见其利者,非利也。众见其害者,或利也。君子重义轻利,小人嗜利远信,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。

【译文】许多人都能看见的利益,就不是利益了。许多人都视为有害的东西,有的却是有利益的。君子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,小人贪恋利益而远离信用,利益可以驱使小人而不能驱使君子。

4、利无尽处,命有尽时,不怠可焉。利无独据,运有兴衰,存畏警焉。

【译文】利益没有穷尽的地方,生命却有终了的时候,不懈怠就可以了。利益不能独自占据,运气有好有坏,心存畏惧就能警醒了。


卷四

1、物朴乃存,器工招损。言拙意隐,辞尽锋出。

【译文】事物朴实无华才能得以保存,器具精巧华美才招致损伤。拙於言辞才能隐藏真意,话语说尽锋芒就显露了。

2、识不逾人者,莫言断也。势不及人者。休言讳也。力不胜人者,勿言强也。

【译文】见识不能超过别人的人,不要说判断的话。势力弱於别人的人,不要说忌讳的话。力量不如别人的人,不要说勉强的话。

3、王者不辩,辩则少威焉。智者讷言,讷则惑敌焉。勇者无语,语则怯行焉。

    【译文】称王的人不和人争辩,争辩会减少他的威严。有智慧的人话语迟钝,话语迟钝可以迷惑敌人。勇敢的人并不多言,多言会使行动犹豫。

4、忠臣不表其功,窃功者必奸也。君子堪隐人恶,谤贤者固小人也矣。

【译文】忠臣不会表白他的功劳,偷取他人功劳的人一定是奸臣。君子可以替人隐瞒缺点,诽谤贤德之士的人一定是小人。


卷五

1、好誉者多辱也。誉满主惊,名高众之所忌焉。

【译文】喜好名誉的人多数会遭受侮辱。赞誉太多君主就会惊恐,名声太高就会招来众人嫉恨。

2、誉存其伪,谄者以誉欺人。名不由己,明者言不自赞。贪巧之功,天不佑也。

    【译文】名誉有虚假的,谄媚的人用它来欺骗他人。名望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,明智的人不会自我赞扬。贪婪和巧取所得的功名,上天不会保佑他。

3、赏名勿轻,轻则誉贱,誉贱则无功也。受誉知辞,辞则德显,显则释疑也。上下无争,誉之不废焉。

【译文】赏给他人名誉不要随便,太随便了名誉就不贵重了,不贵重就失去了它的功效。接受荣誉要懂得辞让,辞让就能显现美德,显现美德就可以解除猜疑了。上司和下属没有争斗,他们的名誉就不会被废弃了。

4、人无誉堪存,誉非正当灭。求誉不得,或为福也。

【译文】人没有名誉可以存活,不是正道得来的名誉却能让人毁灭。求取名誉而得不到,这也许就是福气了。


卷六

1、情滥无行,欲多失矩。其色如一,鬼神莫测。

【译文】情感过度就没有品行,欲望太多就会失去法则。神色保持不变,就无人能猜测出他的心思。

2、上无度失威,下无忍莫立。上下知离,其位自安。君臣殊密,其臣反殃。小人之荣,情不可攀也。

【译文】上司没有度量容人就会失去威信,下属不能忍受屈辱就不会成就事业。上司和下属都懂得保持一定的距离,他们的地位自然会保全。君主和臣子过於亲密,做臣子的反而会招来祸殃。小人的荣达,不可以和他们攀附交情。

3、情存疏也,近不过已,智者无痴焉。情难追也,逝者不返,明者无悔焉。

【译文】情感有疏远的时候,最亲近的人不会超过自己,有智慧的人不会对他人痴迷。情感难以追寻,过去的一去不回,明智的人不会懊悔不已。

4、多情者多艰,寡情者少艰。情之不敛,运无幸耳。

【译文】注重情感的人艰辛多,缺乏情义的人磨难少。情感不加收敛,命运就不会有好结果了。

卷七

1、人困乃正,命顺乃奇。以正化奇,止为枢也。

【译文】人处困厄是正常的,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。把逆境转化为顺境,有所不为是关键。

2、事变非智勿晓,事本非止勿存。天灾示警,逆之必亡;人祸告诫,省之固益。躁生百端,困出妄念,非止莫阻害之蔓焉。

【译文】事情的变化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掌握,事情的根本不知停止就无法保存。天降灾难表示警告,违逆它一定会灭亡;人生祸乱让人警戒,反省它必有益处。躁进产生无穷祸患,困境容易生出邪恶的念头,不停止就不能阻止此中害处的蔓延了。

3、视己勿重者重,视人为轻者轻。患以心生,以蹇为乐,蹇不为蹇矣。

【译文】看视自己并不重要的人为人所重视,看视别人十分轻视的人被人轻贱。祸患从思想引发,如果把困境视为乐事,那麼困境就不是困境了。

4、穷不言富,贱不趋贵。忍辱为大,不怒为尊。蹇非敌也,敌乃乱焉。

【译文】穷困不可以说富贵的事,贫贱不要去攀附富贵的人。忍受屈辱是最重要的,不发怨怒是最宝贵的。困境不是敌人,真正的敌人是放纵胡为。


释怨 卷八

1、世之不公,人怨难止。穷富为仇,弥祸不消。

【译文】世道不公平,人们的怨恨就难以停止。穷人与富人互相仇视,遍布的祸患就无法消除。

2、君子不念旧恶,旧恶害德也。小人存隙必报,必报自毁也。和而弗争,谋之首也。

【译文】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,计较以往的恩怨会损害君子的品行。小人心有隙怨一定要报复,这样只能让我毁灭。讲和而不争斗,这是谋略首先要考虑的。

3、名不正而谤兴,正名者必自屈也焉。惑不解而恨重,释惑者固自罪焉。私念不生,仇怨不结焉。

【译文】没有适当的名义就会惹来非议,让名义归正就一定要委屈自己了。疑惑不能解除仇恨就会加重,想消融疑惑的人一定要自我谴责了。自私的念头不产生,仇怨就不会结下了。

4、宽不足以悦人,严堪补也。敬无助于劝善,诤堪教矣。

【译文】宽厚并不能讨好所有的人,严厉可以作为它的补充。恭敬对劝人改过没有帮助,诤谏就可以教导他了。


  卷九

1、欲无止也,其心堪制。惑无尽也,其行乃解。

【译文】欲望是没有止境的,思想可以制伏他。疑惑是没有尽头的,践行就能解除它。

2、不求于人,其尊弗伤。无嗜之病,其身靡失。自弃者人莫救也。

【译文】不向他人求助,尊严就不能受到伤害。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,自身就不会迷失。自我放弃的人人们无法拯救他。

3、苦乐无形,成于心焉。荣辱存异,贤者同焉。事之未济,志之非达,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。

【译文】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,它的形成取决於人们的思想。荣与辱存有差异,贤明的人却同等对待它们。事情没有成功,志向不能达到,思想上没有抱怨就不会增加人的忧虑和祸患了。

4、仁者好礼,不欺其心也。智者示愚,不显其心哉。

【译文】仁德的人喜好礼仪,是不愿欺骗他的思想。有智慧的人显现愚钝,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。


修身 卷十

1、服人者德也。德之不修,其才必曲,其人非善矣。

【译文】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。不培养品行,人的才能就会用於偏邪,他的下场便不是善终了。

2、纳言无失,不辍亡废。小处容疵,大节堪毁。敬人敬心,德之厚也。

【译文】采纳他人的建议就没有缺失,不中途停止就不会前功尽弃。小的地方存有缺点,大的节操就可以被葬送掉。尊敬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思想,这是提高品德的关键处。

3、诚非致虚,君子不行诡道。祸由己生,小人难于胜己。谤言无惧,强者不纵,堪验其德焉。

【译文】真诚不能靠虚假得来,所以君子不使用诡诈之术。祸患由於自身而产生,小人很难战胜自己。对诽谤的话不惧怕,对势大的人不放纵,以此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品德了。

4、不察其德,非识人也。识而勿用,非大德也。

    【译文】看不出人的品行,就算不上会识别人。能识人却不能任用他,就不能说是德高者了。

Sunday, October 8, 2023

大智知止,小智惟谋

隋朝时的大儒文中子王通的《止学》一书当中有一句:“大智知止,小智惟谋。”——在蝇头小利上的蝇营狗苟只是末流的小智,真正有大智慧的是“知止”之人。

行止得当,业有所成。大家都应慬得这句话所涵盖的深刻道理。

《道德经》里说,大成若缺,大盈若冲。同样,“止学”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之相仿的智慧。

《墨子》一书中早就说过,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人生而有欲,但贵在“知止”,也就是适可而止的意思。

唯有以“知止”为始,才能以“得”为终。利无尽处,命有尽时,《周易》在“即济”卦象之后是“未济”,也是这个道理。

当然“止”在中华文化中不仅有“停”的意思,还有“居,在”的意思——人生于世,在面对自身与社会关系时,首先应该尽力找好自己的位置,扮演好自己的角色。

早在《大学》里就有“知其所止”的道理。“为人君,止于仁;为人臣,止于敬;为人子,止于孝;为人父,止于慈;与国人交,止于信。”

《大学》中接下来说,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”

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应该身处哪个位置,才能没有迷茫和犹豫,而后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,规划人生,最后获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局。

这样看来,“大智知止”,说的不仅仅是遇事知足的相反相成之道,更是身处迷茫和困惑环境下定心的基石。“知止”二字的背后,更为深刻反映的是一种清明心性,是一种尊道贵德、惜物爱人的做人标准与追求。

对名利多一些淡定,对进退多一些坦然,在其位而谋其事,才是人生的大智慧。

Sunday, October 1, 2023

行止得当,业有所成

《止学》是一部人生智慧的必读书。

    《止学》的作者王通(公元580-617年),字仲淹,号文中子,隋朝河东郡龙门(今山西万荣县)人,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。文中子是王氏太原堂的第48世祖。

    王通的《止学》,顾名思义,是专门论述“止”的专著。“止”的思想古已有之,《道德经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等都有所涉猎。但作为专门研究“止”的学问,王通是历史上第一个集大成者。他将传统文化中关于“止”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内,是一本难得的奇书和不得不看的好书。

    《止学》从智、用势、利、辩、誉、情、蹇、释怨、心、修身十个方面分析了“知止”与“不止”的利弊、得失、成败。给出了以止求进、以止求成、以止求胜的破解之道、制胜之道。

    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大智知止,小智惟谋,智有穷而道无尽哉。”意思是说, 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,小聪明的人只是知道不停地谋划,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。他又说:知止方能谋划长远,“智极则愚也。圣人不患智寡,患德之有失焉。”意思是说, 过于聪明就是愚蠢了。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,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。唯有注重修身立德,行端品正,才能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,让众人服之、众心归之。如果一个人只强调智谋,而忽视了品德修养,那他势必会失去仁爱之心,于德有亏,失德必败。

    讲到用势, 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势伏凶也,智者不矜。”势力埋伏着凶险,有智慧的人不会夸耀它。“势无常也,仁者勿恃。”“势固灭之,人固死之,无骄者惠嗣焉。”意思是说, 仁德的人纵是登上高位,在用势的进退和取舍上也不会头脑发晕,得意忘形,而是懂得“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”。低调做人,才能高调行事,贵而不显,华而不炫,才是至高境界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  “止”与“利”也有密切的辩证关系。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惑人者无逾利也”。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。“利无尽处,命有尽时。”“利大伤身,利小惠人,择之宜慎也。”意思是说, 追求利益要遵守戒规。“天贵于时,人贵于明,动之有戒也。”意思是说,天道贵在有其规律,人贵在明智有节,行动要遵守戒规。每个人无一例外地生活在利益世界,割绝利益几乎等于告别世界。然而实现自身利益,却不可毫无顾忌,更不能为利而不择手段,甚至坑蒙拐骗、明抢暗偷、杀人放火。获取利益并非零和博弈,我们要坚持“利己”不“损人”,甚至“利己”先“利人”。要做到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这才是追求利益的最佳选项。

     “止”与“情”的关系也不是脱节的。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情滥无行,欲多失矩。”情感过度就没有品行,欲望太多就会失去法则。“私念不生,仇怨无结焉。”意思是说, 利令智昏,情令智迷,如果贪得无厌,争名逐利,为名、为利、为情奋不顾身,那么必然会走向绝路,成为人民的敌人。去甚、去奢、去泰,不受制于形体感官的七情六欲,不为“外物”(名、利、情)所累,生活在“恬淡为上”的生命情调中,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,有所得有所舍,有所进有所止,才能享受到“知足之足、常足矣”的快乐。

   《止学》还告诫人们“人困乃正,命顺乃奇。以正化奇,止为枢也。”意思是说, 人处在困厄当中是正常的,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,把逆境转化为顺境,有所不为是关键。“以蹇为乐,蹇不为蹇矣。”“蹇非敌也,敌乃乱焉。”“蹇”是什么字义?“蹇”就是指行动迟缓,困苦,不顺利的意思。整句话是说, 困境不是敌人,如果把困境视为乐事,不放纵胡为,那么困境就成为磨练意志的刀石。一个人,得意不忘形固然可贵,失意不忘形更难,逆境恰恰是展现英雄本色的试金石。人生如果一帆风顺就不正常了,在困境中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苦磨练,这种磨练是意志品质的修炼,是一种终成其高,必成其大的智者之道。

     《止学》又告诫人们“欲无止也,其心堪制。惑无尽也,其行乃解。”意思是说,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,思想可以制伏他。疑惑是没有尽头的,践行就能解除它。《止学》上说,“无嗜之病,其身靡失。”意思是 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,自身就不会迷失。“小处容庇,大节堪毁。”小的地方存有缺点,大的节操就有可能被葬送掉。“苦乐无形,成于心焉。”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,它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思想,烦恼实际上起于妄心。少私寡欲,人只有丢弃了那些身外之物,才会获得心灵的空间。丢弃世俗杂念,你会心地明朗;丢弃功名利禄,你会轻松自如;丢弃怨恨屈辱,你会坚强坦荡。

《止学》还告诉我们:在什么情况下,应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。水满则溢、月圆则缺,要“适可而止”。“由于”不好,“不足”补之,这是大自然的规律。当下,有些人总是“这山望着那山高”,更有甚者,每每与那些“醒掌一方权,醉卧温柔乡”的大贪巨蠹攀比,常常抱“小巫见大巫”之怨,常常发“虚度此生”之慨,由“痛恨腐败”、“妒嫉腐败”逐渐变为“馋羡腐败”、“向往腐败”、慢慢形成一种“趋腐心理”,认为:本本分分是“无能”,清廉自守是“没用”,敢贪多捞是“魄力”,善贪会捞是“能耐”。一些人由于不知足、不知止,致使“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思回头”、“权为民赋,利为己谋”、“民赋官权,官负民心”,到都来只能落得“人去天堂,钱去银行,入国库。”的可悲下场。

    今天我们学习《止学》,践行《止学》, 在这当前物欲横流、人为物役的现实世界里,为那些只知于世俗社会争名于朝、争利于市的人们开出了一个求解之道、破解之法。所谓“止”就是志有定向,妄念不萌,外念不摇,不急于求成,不躁而偾事,在纷杂、妖娆的尘世中,要求得一颗安定从容之心。不恃聪明,不称智慧,不弄技巧,不为物役、以道修身,明大道、守根本,不求虚名,不图财货,无欲则刚,则可秉公处事,不为物欲的诱惑而生损人之意,不为虚名之光晕而损己之德。以此立身,以此处世,以此为人,方可保事业有成,人生幸福。 今天重读这些《止学》上的精辟论述,对我对你对大家,于官于于商贾,应该都是受益无穷的。

      还值得一提的是, 《止学》与古时候的著名权谋大作《罗织经》《荣枯鉴》《韬晦术》《度心术》等等齐名,向来被人归入权谋厚黑学之列,然而当我细细研读后就发现《止学》之道远胜于其他书。《止学》深合古今之大道,通过阅读欣赏更使我眼界大开。

 《止学》中论证的“知止”与“不止”,这既是一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。也是成大事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。只有行止得当,方能业有所成。反之,则会命运多舛,事业坎坷,甚至遭受“囹圄之苦、杀身之祸”。知止不耻,知足不辱。知足常足,终身不辱,知止常止,终身不耻。所以说: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,一辈子都不会因为欲望太强烈而辱没了自己。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常能够有所节制,于是一辈子都不会做可耻的事情。

    回顾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人物,都是“当进则进,当退则退”,非常明智的“功成身退”。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、汉代的张良、明朝的刘伯温丶还有晚晴时期的曾国藩等等。当进则进,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,也是众人推崇的;而当止则止,就很少有人真能践行了,甚至为人所不齿。而王通的《止学》,就是这种超乎寻常的人生智慧的结晶。一般的人都对“止”轻视无知,而且无限夸大了“进”的作用,终将招至来了种种祸患。

    正如诗仙李白在诗《行路难·其三》中所描述的那样:“吾观自古贤达人,功成不退皆殒身。子胥既弃吴江上,屈原终投湘水滨。陆机雄才岂自保?李斯税驾苦不早。华亭鹤唳讵可闻?上蔡苍鹰何足道?君不见,吴中张翰称达生,秋风忽忆江东行。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?”诗中有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,以为求功恋位者诫。在诗的最后,李白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。整首诗言虚名无益,但并无否定事业成功的意思。李白是认为,功成则须及时退身,一为避祸,二求适意自由。这正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,也是与王通的《止学》内涵一脉相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