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October 1, 2023

行止得当,业有所成

《止学》是一部人生智慧的必读书。

    《止学》的作者王通(公元580-617年),字仲淹,号文中子,隋朝河东郡龙门(今山西万荣县)人,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。文中子是王氏太原堂的第48世祖。

    王通的《止学》,顾名思义,是专门论述“止”的专著。“止”的思想古已有之,《道德经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等都有所涉猎。但作为专门研究“止”的学问,王通是历史上第一个集大成者。他将传统文化中关于“止”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内,是一本难得的奇书和不得不看的好书。

    《止学》从智、用势、利、辩、誉、情、蹇、释怨、心、修身十个方面分析了“知止”与“不止”的利弊、得失、成败。给出了以止求进、以止求成、以止求胜的破解之道、制胜之道。

    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大智知止,小智惟谋,智有穷而道无尽哉。”意思是说, 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,小聪明的人只是知道不停地谋划,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。他又说:知止方能谋划长远,“智极则愚也。圣人不患智寡,患德之有失焉。”意思是说, 过于聪明就是愚蠢了。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,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。唯有注重修身立德,行端品正,才能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,让众人服之、众心归之。如果一个人只强调智谋,而忽视了品德修养,那他势必会失去仁爱之心,于德有亏,失德必败。

    讲到用势, 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势伏凶也,智者不矜。”势力埋伏着凶险,有智慧的人不会夸耀它。“势无常也,仁者勿恃。”“势固灭之,人固死之,无骄者惠嗣焉。”意思是说, 仁德的人纵是登上高位,在用势的进退和取舍上也不会头脑发晕,得意忘形,而是懂得“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”。低调做人,才能高调行事,贵而不显,华而不炫,才是至高境界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  “止”与“利”也有密切的辩证关系。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惑人者无逾利也”。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。“利无尽处,命有尽时。”“利大伤身,利小惠人,择之宜慎也。”意思是说, 追求利益要遵守戒规。“天贵于时,人贵于明,动之有戒也。”意思是说,天道贵在有其规律,人贵在明智有节,行动要遵守戒规。每个人无一例外地生活在利益世界,割绝利益几乎等于告别世界。然而实现自身利益,却不可毫无顾忌,更不能为利而不择手段,甚至坑蒙拐骗、明抢暗偷、杀人放火。获取利益并非零和博弈,我们要坚持“利己”不“损人”,甚至“利己”先“利人”。要做到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这才是追求利益的最佳选项。

     “止”与“情”的关系也不是脱节的。《止学》告诫人们“情滥无行,欲多失矩。”情感过度就没有品行,欲望太多就会失去法则。“私念不生,仇怨无结焉。”意思是说, 利令智昏,情令智迷,如果贪得无厌,争名逐利,为名、为利、为情奋不顾身,那么必然会走向绝路,成为人民的敌人。去甚、去奢、去泰,不受制于形体感官的七情六欲,不为“外物”(名、利、情)所累,生活在“恬淡为上”的生命情调中,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,有所得有所舍,有所进有所止,才能享受到“知足之足、常足矣”的快乐。

   《止学》还告诫人们“人困乃正,命顺乃奇。以正化奇,止为枢也。”意思是说, 人处在困厄当中是正常的,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,把逆境转化为顺境,有所不为是关键。“以蹇为乐,蹇不为蹇矣。”“蹇非敌也,敌乃乱焉。”“蹇”是什么字义?“蹇”就是指行动迟缓,困苦,不顺利的意思。整句话是说, 困境不是敌人,如果把困境视为乐事,不放纵胡为,那么困境就成为磨练意志的刀石。一个人,得意不忘形固然可贵,失意不忘形更难,逆境恰恰是展现英雄本色的试金石。人生如果一帆风顺就不正常了,在困境中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苦磨练,这种磨练是意志品质的修炼,是一种终成其高,必成其大的智者之道。

     《止学》又告诫人们“欲无止也,其心堪制。惑无尽也,其行乃解。”意思是说,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,思想可以制伏他。疑惑是没有尽头的,践行就能解除它。《止学》上说,“无嗜之病,其身靡失。”意思是 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,自身就不会迷失。“小处容庇,大节堪毁。”小的地方存有缺点,大的节操就有可能被葬送掉。“苦乐无形,成于心焉。”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,它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思想,烦恼实际上起于妄心。少私寡欲,人只有丢弃了那些身外之物,才会获得心灵的空间。丢弃世俗杂念,你会心地明朗;丢弃功名利禄,你会轻松自如;丢弃怨恨屈辱,你会坚强坦荡。

《止学》还告诉我们:在什么情况下,应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。水满则溢、月圆则缺,要“适可而止”。“由于”不好,“不足”补之,这是大自然的规律。当下,有些人总是“这山望着那山高”,更有甚者,每每与那些“醒掌一方权,醉卧温柔乡”的大贪巨蠹攀比,常常抱“小巫见大巫”之怨,常常发“虚度此生”之慨,由“痛恨腐败”、“妒嫉腐败”逐渐变为“馋羡腐败”、“向往腐败”、慢慢形成一种“趋腐心理”,认为:本本分分是“无能”,清廉自守是“没用”,敢贪多捞是“魄力”,善贪会捞是“能耐”。一些人由于不知足、不知止,致使“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思回头”、“权为民赋,利为己谋”、“民赋官权,官负民心”,到都来只能落得“人去天堂,钱去银行,入国库。”的可悲下场。

    今天我们学习《止学》,践行《止学》, 在这当前物欲横流、人为物役的现实世界里,为那些只知于世俗社会争名于朝、争利于市的人们开出了一个求解之道、破解之法。所谓“止”就是志有定向,妄念不萌,外念不摇,不急于求成,不躁而偾事,在纷杂、妖娆的尘世中,要求得一颗安定从容之心。不恃聪明,不称智慧,不弄技巧,不为物役、以道修身,明大道、守根本,不求虚名,不图财货,无欲则刚,则可秉公处事,不为物欲的诱惑而生损人之意,不为虚名之光晕而损己之德。以此立身,以此处世,以此为人,方可保事业有成,人生幸福。 今天重读这些《止学》上的精辟论述,对我对你对大家,于官于于商贾,应该都是受益无穷的。

      还值得一提的是, 《止学》与古时候的著名权谋大作《罗织经》《荣枯鉴》《韬晦术》《度心术》等等齐名,向来被人归入权谋厚黑学之列,然而当我细细研读后就发现《止学》之道远胜于其他书。《止学》深合古今之大道,通过阅读欣赏更使我眼界大开。

 《止学》中论证的“知止”与“不止”,这既是一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。也是成大事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。只有行止得当,方能业有所成。反之,则会命运多舛,事业坎坷,甚至遭受“囹圄之苦、杀身之祸”。知止不耻,知足不辱。知足常足,终身不辱,知止常止,终身不耻。所以说: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,一辈子都不会因为欲望太强烈而辱没了自己。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常能够有所节制,于是一辈子都不会做可耻的事情。

    回顾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人物,都是“当进则进,当退则退”,非常明智的“功成身退”。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、汉代的张良、明朝的刘伯温丶还有晚晴时期的曾国藩等等。当进则进,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,也是众人推崇的;而当止则止,就很少有人真能践行了,甚至为人所不齿。而王通的《止学》,就是这种超乎寻常的人生智慧的结晶。一般的人都对“止”轻视无知,而且无限夸大了“进”的作用,终将招至来了种种祸患。

    正如诗仙李白在诗《行路难·其三》中所描述的那样:“吾观自古贤达人,功成不退皆殒身。子胥既弃吴江上,屈原终投湘水滨。陆机雄才岂自保?李斯税驾苦不早。华亭鹤唳讵可闻?上蔡苍鹰何足道?君不见,吴中张翰称达生,秋风忽忆江东行。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?”诗中有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,以为求功恋位者诫。在诗的最后,李白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。整首诗言虚名无益,但并无否定事业成功的意思。李白是认为,功成则须及时退身,一为避祸,二求适意自由。这正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,也是与王通的《止学》内涵一脉相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