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來西亞托印尼煙霾之“福”,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,大量的燕子從印尼飛到這裡,並且開始入住民居,尤其是那些陰暗無人住的屋子。經營這個行業的人原本寥寥可數,但一些人看準這是可獲得巨利的良機,開始建立燕屋吸引燕子入住,再將燕窩轉售給燕窩收購商。養燕是一個充滿無限潛能的金礦,因為數百年來,燕窩在中國人,甚至亞洲人之間獲得極佳的口碑,其需求量有一定保證,促使養燕或採燕行業越來越受到注目。
業者公眾鴻溝深 我國進入21世紀以前,全馬各地招引燕子居住的燕屋不到1000間;進入新世紀的短短5年間,燕屋的數量已超出一萬多間,逾越10倍的增長率,著實讓人咋舌。如此數據清楚顯示,燕窩受到廣大擁護,但愛吃燕窩並不代表就能容忍養燕帶來的問題。從早到晚播出燕子的聲音、擔心燕子糞藏有細菌,以及非法改建屋子的問題,讓公眾人士忍不住發出怒吼。養燕業者保持低調的處理手法,加上政府的養燕指南和相關法律遲遲未出現,導致業者與公眾爭議的鴻溝日益加深。
誤會源自不了解,由于不少養燕業者極少與公眾溝通,造成大眾無法獲得詳細資訊;一旦發生問題,矛頭難免就會對準業者,但養燕者真的需要以低調,且近乎神秘的姿態出現嗎?馬來西亞燕窩商公會副秘書馬瑞來指出,養燕者低調從事這個行業,多數是由于沒有獲得准證,擔心高調會受到有關當局注意。一些業者在探視燕屋時,甚至先將車子停在遠處,然后才步行到燕屋。
“其實,我們這個行業非偷非搶,無需什么顧忌,只要依照手續向有關當局申請,了解需要注意的事項就足夠了。而且,馬來西亞燕窩商公會歡迎業者加入,我們可以提供足夠資訊。”他呼吁有這方面憂慮的業者,可以成為該公會的會員。
須有獸醫局允准 他指出,我國的養燕行業需要通過獸醫局的允准,在參與該局設定的課程,瞭解養燕指南和須知后,就可以獲得一紙證書。然后再憑此,到房屋與地方政府部申請準證,經過其他相關單位,如消防部門和衛生部的鑑定后,就可以獲得執照。選擇養燕的地點之后,就是開始裝修燕屋,若只在原本的屋子內增加供燕子棲息的設計,如在天花板嵌上適合燕子棲息的橫木,或是添上一些器材,如供吸引燕子用的音響器材,基本上無需向有關方面申請。但是,若要在屋頂另建閣樓讓燕子進出,一旦未向有關當局報備申請,就是屬于非法擴建,執法單位有權力發出傳票,同時可拆除燕屋內的設備。
由于燕屋是密封式設計,需要有個地方供燕子進出,和播放燕子的聲音引燕,閣樓的窗口就是最好的選擇,但此舉卻觸犯條例和製造噪音,引起民怨。到底養燕是否一定要建閣樓,或者窗口對著民房播放燕子的聲音呢?馬瑞來認為未必要使用這樣的方法,他建議此類型設計業者可以將屋子的某一處改裝成天井,除了可以讓燕群出入,還可向天空播放燕聲。這樣一來,將減低聲量對居民造成的干擾,燕子一樣會被引入燕屋。
至于衛生問題,他指燕子不會隨處排泄,一般上是在燕屋內的鳥巢外解決,燕屋內滿是燕糞,並不會對屋子以外的環境構成威脅。而且,獸醫局規定業者至少每兩個星期清理燕屋一次,否則突擊檢查時發現不依規則,就會面對懲罰。公眾最擔心的是燕糞帶有病毒,危害附近居民的健康,這又作何解釋呢?馬瑞來表示,該公會曾向雪州獸醫局提供燕糞化驗,最終證明並不帶有任何病毒,還特別頒發證書作為憑證,因此他促請居民無需憂慮。養燕這個行業還存有不少灰色地帶,若業者願意花心思了解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,公眾在進行投訴之前先向業者反映,以及瞭解更多這方面的資訊,或有助于減低雙方發生爭端的機率。
偏遠地區養燕帶給業者諸多困擾 若在人口稠密地區進行養燕計劃,就會產生民生問題。那么將業者集中在某一個偏遠地區,問題是否就迎刃而解呢?一些地方政府近期提出養燕集中區的概念,這能夠解決民怨,又能讓業者安心養燕的方法看似可行,實際上卻未獲得業者認同,這是由于燕子未必會喜愛棲息在人煙稀少之地。以吉蘭丹為例,哥打峇魯市議會于今年 5月中旬曾提出養燕集中區的建議,計劃讓養燕業者在設下的期限內,將燕屋遷至指定的養燕區,避免引起衛生問題。
這項計劃未獲得業者的認同,理由是將引起許多不便,如果有關方面執意進行這項行動,業者希望原本養燕的地方可以獲得保留,新的燕屋才建在集中區。此外,在偏遠地區養燕除了要面對經濟上沉重的負擔之外,還要為保安問題提心吊膽。馬瑞來透露,地方政府當局曾建議在農業地養燕,此舉並非不可行,但要在空地上建燕屋,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小,估計需要一筆至少二十餘萬令吉的資金。“不只如此,由于地方偏僻,不似人口密集的地區有人潮往來,偷燕賊一般上不敢太過明目張膽作案。失去了這一層保護罩,竊賊在農業地就更可以肆無忌憚闖入燕屋。”他分析為何業者多選在市區養燕的原因。還有一個隱藏的問題是:一旦有關農業地或偏遠地區發展起來,養燕業者是否又要再集體搬遷呢?官方與業者想要取得一個平衡點,確實不易,雙方或許需要進行無數次的交流與溝通,才有可能取得折衷的方案。
租屋怕被收屋合作投資難免猜忌 計劃合作投資養燕的人士,必須慎重考量租屋或是買屋這個問題,為什么呢?
馬瑞來表示,租屋建燕屋的業者都希望吸引許多燕子居住,如此一來,才能從中獲取豐厚回酬。但是,一旦有關屋子成了燕子的“熱點”,一些精明的屋主極可能考慮回收有關屋子,自己投資養燕。所謂“瘦田無人耕,耕開有人爭”,如此龐大的利益回報,豈有人肯拱手讓人?因此,一般上養燕業者只要經濟能力許可,都是購下整層或整棟樓,避免得不償失。除此之外,另外一個養燕業者面對的難題是合作投資。兩個人或更多人一起投資燕屋,一旦涉及利益,難免會互相猜忌,出現許多無法預見的狀況。
“兩個人合資養燕,難免擔心另一人會趁對方不注意時到燕屋偷採燕窩,雙方會備有各自的鎖頭,因此一旦要到燕屋,就必須一起出發,才有辦法開鎖進入燕屋。”馬瑞來指出這種互不信任的人性。這完全是由于燕窩的價值不菲,你可知道,一般上 1公斤的燕窩,批發價就有五六千令吉價碼,品質較好的燕窩,賣到一兩萬的價錢並不稀奇。縱然是可供四五人服用的燕窩,價錢也是以50令吉起跳。如此奇貨可居的“商品”,怎不讓業者小心謹慎呢?
養燕已成潮流前景雖佳仍有風險 如果形容養燕已成為潮流,並不為過。不管是全職或兼職,投身這個行業的人士不斷增加,但這個外表看似“穩賺”的行業,其實隱藏著一定程度的風險。馬瑞來毫不諱言,養燕確是一項可以獲得不錯盈利的行業,亦是長線投資,若以投機心態參與,可能會面會一些問題。從尋找適合的燕屋到裝修,以及購買所需的器材,無一不和金錢扯上關係,同時還需要付出引燕和等待採燕窩的時間,所以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獲得回報。
已有 6年養燕業經驗的馬瑞來給投資者的心理準備是:至少需要 5年的時間,才有可能獲得可觀的回酬。“而且,在這 5年中,付出的不只是精神和勞力,金錢支出是另外一個挑戰。若是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,可能出現週轉不靈。”此外,除了自己設立燕屋養燕之外,一些有養燕經驗的人士亦提供這方面的諮詢,讓養燕“初哥”透過他們的指導,加入這個行業。
儘管馬瑞來並沒有持反對意見,但他還是覺得付出一筆費用給諮詢者,還是有一定的潛在風險,因為養燕顧問可能在出現突發狀況時,無法給予適當協助。“因此,聘請養燕諮詢專家協助創建燕屋值得與否,胥視個別情況而定。”
Saturday, May 7, 2011
Thursday, February 3, 2011
燕窩功效顯著 養燕業急速增長
人類的好奇心能發現許多新事物,相傳燕窩的發現就是這樣開始……
很久很久以前,印尼中爪哇有一個人叫沙多羅諾,這個人閑來沒事就喜歡做一些異想天開的事,許多東西都可以引起他一探究竟的決心。有一次,無意中讓他發現燕子喜歡飛到海邊高山的岩洞中,好奇心驅使下,顧不得攀爬岩洞的危險,就一股腦兒往燕子停留的地點爬去。結果,他看到岩壁四處滿是燕窩,遂伸手採下一個,觸感潤滑,由于外表看去相當可愛,他就帶一些燕窩回家作紀念;之后,不知怎的,沙多羅諾竟然有試吃的念頭,于是就動手煮了幾個來嚐嚐,發現味道還不錯。
燕窩竟然可以食用的消息一經傳開,當地人紛紛仿效,經過一段時間之后,食用過的人感覺身體氣舒和精力旺盛,才恍然大悟原來燕窩是寶!無論這個燕窩起源的故事,真實性有多少,但燕窩能促進身體健康確是事實,余仁生董事經理駱榮富表示,燕窩含有有益人體的21種氨基酸,對健康有所助益。不只如此,早有學者研究發現,燕窩含有的表皮生長因子(Epidermic Growth Factor,簡稱EGF),能夠刺激多種細胞分裂增殖和促進細胞分化,以及快速修复受損的皮膚;更由于能夠啟動衰老皮膚細胞,使皮膚變得光滑有彈性,讓天下間愛護自己容顏的女性視之為養顏聖品。
由于燕窩的種種神奇之處,造成燕窩的需求量日益提高,一項非正式統計顯示,全球每年消耗380噸(1噸等于1000公斤)的燕窩,其中香港就佔100噸,近四份之一消費市場佔有率令人咋舌,同時亦顯示燕窩令香港人“無法自拔”。燕窩消耗量最多的地區是香港,出產最多燕窩的國家則是印尼,超過80%的全球燕窩供應來自印尼,而且品質上有一定的口碑,緊隨印尼之后的燕窩產國包括馬來西亞、泰國和越南。
按採摘地點,燕窩可分為洞燕與屋燕,洞燕由于產量日益下降和環保呼聲高漲,產量開始受到一定的限制。洞燕的原產地除了印尼外,泰國西南部的沿海地帶及附近的島嶼亦是金絲燕聚居之地;與此同時,馬來西亞東馬的砂拉越和沙巴兩州亦是另一個主要產地,燕窩洞遍布境內的國家公園、林木保護區以及沿海的島嶼如尼亞(Niah)和巴南(Baram)等地方。
至于屋燕,在印尼與馬來西亞都相當盛行,印尼的燕屋多分佈在沿海地區,如巴當、巴萊和爪哇一帶;大馬的屋燕地區則在霹靂、吉蘭丹、馬六甲一帶,但近年來,全國各地興起養燕熱潮,且已不只是局限在某一州屬,但由于管理機制未臻完善而引起的民生問題則有待解決。
不管採燕過程引起的爭議如何,燕窩的市場依舊熾熱,僅是在市場售賣的燕窩分類就有數種,分別有依照採摘或運輸后破損程度的燕盞、燕條和燕碎,特別加工而成的燕餅,金絲燕築巢時黏合在石壁或木板部份的燕角,以及支撐燕蛋和小燕的纖細網狀物的燕網,各有各的吃法與口感,供熱愛燕窩的人士選擇。
依據燕窩的增長情況來看,大馬的養燕行業充滿發展的空間,理科大學(USM)曾做過一項統計,1999年養燕業開始急速增長時,僅是西馬就從158間燕屋增至719間;至今,有業者估計燕屋已超過萬間,最多養燕人的霹靂州亦從原本的30間增至如今的一千多間,“繁殖”能力絕對不能小覷。
與此同時,來自民間對養燕制造的噪音、燕子糞便引發的衛生問題和非法擴建的怨言有增無減,造成政府與民眾的關注和討論,如何讓業者與民眾取得共識,將是燕窩行業未來的重大挑戰。
吃燕窩引爭議設採集期保護生態 吃燕窩,會讓燕子尤其是金絲燕瀕臨絕種嗎?
曾經有中國著名的網站進行調查,結果過半數參與的網友因為希望保護瀕危的金絲燕,以及為了環保而主動提醒人們不要吃燕窩,這和燕窩的輝煌銷售市場成正比,反映了消費人的矛盾。無可否認,在各燕窩生產國如印尼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,仍未意識到隨意採集山洞內的燕窩,將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時,一些山洞,如泰國一些島上的燕子已不知去向,留下滿是採燕人到過的痕跡。但目前各國已開始覺悟生態失衡帶來的問題,以及發現燕窩帶來的經濟效益,因此設下了一些採洞燕的規定,保護住在山洞內金絲燕的生長,就如東馬的砂拉越的採集時間訂在每年的 5月和11月,沙巴則是在 4月、8月和12月。
實際上,在1994年時,有人曾建議將燕子列入《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內,規定為世界受保護野生動物,但最終由于無法證實燕子是瀕臨絕種的動物,以及產燕國的反對,最終不被列入有關公約內。如今,產燕國的屋燕已在蓬勃發展,各種保護燕子的措施趨向完善,間接減少了傷害燕子的可能性。
駱榮富表示,採燕窩會危害生態環境是西方人的誤解,這是因為他們不理解燕子的生長形態所致,燕子築窩並不是用來居住,而是繁殖下一代,如果幼鳥飛離窩后任由空置,燕窩極可能在一段時期后跌落,燕子也會繼續築新巢。根據《不列顛百科全書》統計,能提供人類較佳燕窩品質的金絲燕的群居量可高達100萬只,而且繁殖能力極強,一年至少有 3次生殖期,每次可下 2粒蛋。
燕窩種類繁多唾液多寡左右價格 燕子利用嘴中唾腺分泌的膠狀蛋白質,在與空氣相遇凝結成絲后,再一點一滴的築成巢,充作繁殖下一代之用。但是,並不是每一種燕子的窩都可以食用,只有來自五六種雨燕科的燕子窩才可以制成補品。能夠採集的燕窩分為兩大種類,分別是洞燕和屋燕,其中又以洞燕的價值偏高。洞燕多在岩洞內高處築巢,吸取了天然礦物質,一旦所吃的東西或吸取的礦物質帶有顏色,就有可能吐出不同顏色的燕窩唾液;因此,燕子吸取了帶有紅色的礦物,吐出的唾液就會制成紅色的窩,而這就成了市場上燕窩極品之一──血燕。
血燕並非是指燕指吐出的血液,一旦燕子吐血肯定就會死亡,不可能繼續做窩。實際上,血燕和其他洞燕窩的營養價值無太大的差異,只是因為顏色而在市場被炒高了身價而已。燕窩的價值標準與其唾液(俗話即是口水)有直接的關係,就如金絲燕的窩一般上含有90%至95%的唾液,剩餘的才是身上的羽毛,因此具有不俗的身價。至于毛燕則相反,燕窩中約只有10%至20%是由唾液制成,其他的部份則以羽毛居多。此外,大多數以泥土製窩的泥燕,以及用草製窩且生長在五腳基一帶的草燕,原本沒有太高的價值,但在燕窩市場需求大增之際,此類燕窩亦一躍而起成為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之一。
燕窩傳入中國唐朝或更早難定奪 民間有一個關于鄭和與燕窩的傳說,可信度有多少,則有待各位有識之士自己辨別。話說,在鄭和公元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期間,有一次船隊遇上了大風,被逼停在一處馬來群島上,連困數日后糧食已出現短缺,鄭和在望洋興嘆之際,赫然發現硝壁上的燕窩,鄭和不作他想即刻下令屬下設法攀上硝壁采下,並且以清水炖煮充饑。
連續數日后,以燕窩裹腹的船員個個臉色紅潤和中氣十足,鄭和才發覺這個鳥窩非比尋常;這么一個神奇的食物豈能不進貢給皇帝,因此鄭和就帶了一些回去孝敬明成祖,自此之后,燕窩成了朝拜皇帝重要的貢品。其實,在明神宗萬歷17年(公元1589年)就已有燕窩關稅的記錄,列出上等燕窩100斤稅銀為 1、中等貨 7錢、下等貨 2錢,證明當時的燕窩貿易系統已經趨向完善。
如果繼續往前追溯,在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時已有燕窩的蹤跡,當時一位年屆106歲名叫賈銘的人曾在獻給皇帝的《飲食須知》一書中提及“燕窩”,他指燕窩“味甘平,黃黑霉爛者有毒,勿食”,這顯示燕窩在更早時在中國已有人食用。若是從文字記載上再翻查下去,唐朝詩人杜甫的詩中已有記錄,有關的詩雲:“海燕無家苦/爭啣白小魚。邦供人采石,未卜爾安居……大官求這物,早獻上林書。”詩中指的大官即是掌官御食的官員,如果杜甫的詩記錄無誤,那燕窩可能早在唐朝或更早前就已“登陸”中國了。
很久很久以前,印尼中爪哇有一個人叫沙多羅諾,這個人閑來沒事就喜歡做一些異想天開的事,許多東西都可以引起他一探究竟的決心。有一次,無意中讓他發現燕子喜歡飛到海邊高山的岩洞中,好奇心驅使下,顧不得攀爬岩洞的危險,就一股腦兒往燕子停留的地點爬去。結果,他看到岩壁四處滿是燕窩,遂伸手採下一個,觸感潤滑,由于外表看去相當可愛,他就帶一些燕窩回家作紀念;之后,不知怎的,沙多羅諾竟然有試吃的念頭,于是就動手煮了幾個來嚐嚐,發現味道還不錯。
燕窩竟然可以食用的消息一經傳開,當地人紛紛仿效,經過一段時間之后,食用過的人感覺身體氣舒和精力旺盛,才恍然大悟原來燕窩是寶!無論這個燕窩起源的故事,真實性有多少,但燕窩能促進身體健康確是事實,余仁生董事經理駱榮富表示,燕窩含有有益人體的21種氨基酸,對健康有所助益。不只如此,早有學者研究發現,燕窩含有的表皮生長因子(Epidermic Growth Factor,簡稱EGF),能夠刺激多種細胞分裂增殖和促進細胞分化,以及快速修复受損的皮膚;更由于能夠啟動衰老皮膚細胞,使皮膚變得光滑有彈性,讓天下間愛護自己容顏的女性視之為養顏聖品。
由于燕窩的種種神奇之處,造成燕窩的需求量日益提高,一項非正式統計顯示,全球每年消耗380噸(1噸等于1000公斤)的燕窩,其中香港就佔100噸,近四份之一消費市場佔有率令人咋舌,同時亦顯示燕窩令香港人“無法自拔”。燕窩消耗量最多的地區是香港,出產最多燕窩的國家則是印尼,超過80%的全球燕窩供應來自印尼,而且品質上有一定的口碑,緊隨印尼之后的燕窩產國包括馬來西亞、泰國和越南。
按採摘地點,燕窩可分為洞燕與屋燕,洞燕由于產量日益下降和環保呼聲高漲,產量開始受到一定的限制。洞燕的原產地除了印尼外,泰國西南部的沿海地帶及附近的島嶼亦是金絲燕聚居之地;與此同時,馬來西亞東馬的砂拉越和沙巴兩州亦是另一個主要產地,燕窩洞遍布境內的國家公園、林木保護區以及沿海的島嶼如尼亞(Niah)和巴南(Baram)等地方。
至于屋燕,在印尼與馬來西亞都相當盛行,印尼的燕屋多分佈在沿海地區,如巴當、巴萊和爪哇一帶;大馬的屋燕地區則在霹靂、吉蘭丹、馬六甲一帶,但近年來,全國各地興起養燕熱潮,且已不只是局限在某一州屬,但由于管理機制未臻完善而引起的民生問題則有待解決。
不管採燕過程引起的爭議如何,燕窩的市場依舊熾熱,僅是在市場售賣的燕窩分類就有數種,分別有依照採摘或運輸后破損程度的燕盞、燕條和燕碎,特別加工而成的燕餅,金絲燕築巢時黏合在石壁或木板部份的燕角,以及支撐燕蛋和小燕的纖細網狀物的燕網,各有各的吃法與口感,供熱愛燕窩的人士選擇。
依據燕窩的增長情況來看,大馬的養燕行業充滿發展的空間,理科大學(USM)曾做過一項統計,1999年養燕業開始急速增長時,僅是西馬就從158間燕屋增至719間;至今,有業者估計燕屋已超過萬間,最多養燕人的霹靂州亦從原本的30間增至如今的一千多間,“繁殖”能力絕對不能小覷。
與此同時,來自民間對養燕制造的噪音、燕子糞便引發的衛生問題和非法擴建的怨言有增無減,造成政府與民眾的關注和討論,如何讓業者與民眾取得共識,將是燕窩行業未來的重大挑戰。
吃燕窩引爭議設採集期保護生態 吃燕窩,會讓燕子尤其是金絲燕瀕臨絕種嗎?
曾經有中國著名的網站進行調查,結果過半數參與的網友因為希望保護瀕危的金絲燕,以及為了環保而主動提醒人們不要吃燕窩,這和燕窩的輝煌銷售市場成正比,反映了消費人的矛盾。無可否認,在各燕窩生產國如印尼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,仍未意識到隨意採集山洞內的燕窩,將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時,一些山洞,如泰國一些島上的燕子已不知去向,留下滿是採燕人到過的痕跡。但目前各國已開始覺悟生態失衡帶來的問題,以及發現燕窩帶來的經濟效益,因此設下了一些採洞燕的規定,保護住在山洞內金絲燕的生長,就如東馬的砂拉越的採集時間訂在每年的 5月和11月,沙巴則是在 4月、8月和12月。
實際上,在1994年時,有人曾建議將燕子列入《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內,規定為世界受保護野生動物,但最終由于無法證實燕子是瀕臨絕種的動物,以及產燕國的反對,最終不被列入有關公約內。如今,產燕國的屋燕已在蓬勃發展,各種保護燕子的措施趨向完善,間接減少了傷害燕子的可能性。
駱榮富表示,採燕窩會危害生態環境是西方人的誤解,這是因為他們不理解燕子的生長形態所致,燕子築窩並不是用來居住,而是繁殖下一代,如果幼鳥飛離窩后任由空置,燕窩極可能在一段時期后跌落,燕子也會繼續築新巢。根據《不列顛百科全書》統計,能提供人類較佳燕窩品質的金絲燕的群居量可高達100萬只,而且繁殖能力極強,一年至少有 3次生殖期,每次可下 2粒蛋。
燕窩種類繁多唾液多寡左右價格 燕子利用嘴中唾腺分泌的膠狀蛋白質,在與空氣相遇凝結成絲后,再一點一滴的築成巢,充作繁殖下一代之用。但是,並不是每一種燕子的窩都可以食用,只有來自五六種雨燕科的燕子窩才可以制成補品。能夠採集的燕窩分為兩大種類,分別是洞燕和屋燕,其中又以洞燕的價值偏高。洞燕多在岩洞內高處築巢,吸取了天然礦物質,一旦所吃的東西或吸取的礦物質帶有顏色,就有可能吐出不同顏色的燕窩唾液;因此,燕子吸取了帶有紅色的礦物,吐出的唾液就會制成紅色的窩,而這就成了市場上燕窩極品之一──血燕。
血燕並非是指燕指吐出的血液,一旦燕子吐血肯定就會死亡,不可能繼續做窩。實際上,血燕和其他洞燕窩的營養價值無太大的差異,只是因為顏色而在市場被炒高了身價而已。燕窩的價值標準與其唾液(俗話即是口水)有直接的關係,就如金絲燕的窩一般上含有90%至95%的唾液,剩餘的才是身上的羽毛,因此具有不俗的身價。至于毛燕則相反,燕窩中約只有10%至20%是由唾液制成,其他的部份則以羽毛居多。此外,大多數以泥土製窩的泥燕,以及用草製窩且生長在五腳基一帶的草燕,原本沒有太高的價值,但在燕窩市場需求大增之際,此類燕窩亦一躍而起成為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之一。
燕窩傳入中國唐朝或更早難定奪 民間有一個關于鄭和與燕窩的傳說,可信度有多少,則有待各位有識之士自己辨別。話說,在鄭和公元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期間,有一次船隊遇上了大風,被逼停在一處馬來群島上,連困數日后糧食已出現短缺,鄭和在望洋興嘆之際,赫然發現硝壁上的燕窩,鄭和不作他想即刻下令屬下設法攀上硝壁采下,並且以清水炖煮充饑。
連續數日后,以燕窩裹腹的船員個個臉色紅潤和中氣十足,鄭和才發覺這個鳥窩非比尋常;這么一個神奇的食物豈能不進貢給皇帝,因此鄭和就帶了一些回去孝敬明成祖,自此之后,燕窩成了朝拜皇帝重要的貢品。其實,在明神宗萬歷17年(公元1589年)就已有燕窩關稅的記錄,列出上等燕窩100斤稅銀為 1、中等貨 7錢、下等貨 2錢,證明當時的燕窩貿易系統已經趨向完善。
如果繼續往前追溯,在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時已有燕窩的蹤跡,當時一位年屆106歲名叫賈銘的人曾在獻給皇帝的《飲食須知》一書中提及“燕窩”,他指燕窩“味甘平,黃黑霉爛者有毒,勿食”,這顯示燕窩在更早時在中國已有人食用。若是從文字記載上再翻查下去,唐朝詩人杜甫的詩中已有記錄,有關的詩雲:“海燕無家苦/爭啣白小魚。邦供人采石,未卜爾安居……大官求這物,早獻上林書。”詩中指的大官即是掌官御食的官員,如果杜甫的詩記錄無誤,那燕窩可能早在唐朝或更早前就已“登陸”中國了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