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December 27, 2014

《無印良品成功90%靠制度》

不少喜爱的日本品牌「无印良品」,曾经是一个即将倒闭的品牌?无印良品,这个1980年代创立的日本国民品牌,在整体低迷的日本经济大环境中,表现一枝独秀,目前已在全球24个国家展店,是日本全球化最成功的品牌之一。
     然而,很少人知道,无印良品在10年前曾经面临危机。2001年时,甚至亏损达数10亿日圆,日本当时一度盛传「无印良品不行了」。让无印良品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麽?答案就是「制度」。2001年,第叁任社长松井忠叁上任。他坚信:「魔鬼就在制度里,」大刀阔斧进行改革。
     没想到,才短短两年,无印良品就转亏为盈,还在2005年创下营收1410亿日圆的最佳纪录,写下日本企业史上的「无印神话」。近日,松井忠叁的《无印良品成功90%靠制度》中文版在台湾出版,首度揭露无印良品从谷底逆转胜的祕诀。到底,是什麽样的改革,让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,成为如今的日本金牌企业?

2000页指导手册 建立标準
     无印良品建立制度的第一个基础,就是建立「指导手册」。每个店面,都有一本指导手册,称作「MUJIGRAM」,而店铺开发部与总公司另外有一本「业务标準书」。原来,过去无印良品的经营,奉行的是「经验主义」,常因不同分店的「感觉」不同,缺少共同努力的方向。这两份指导手册,首度把工作上会碰到的各种情况都「标準化」,让员工有一致努力的目标。
     此外,公司的经营、商品的开发、卖场的陈列,乃至於如何接待顾客,也都钜细靡遗记录。光是「MUJIGRAM」目前已累积2000页。松井忠叁认为,之所以要製作这麽厚的工作手册,目的在於将原本仰赖个人经验或直觉的各项业务制度化,公司才能累积众人的工作技巧和智慧。当员工碰到任何问题,就算主管不在场,只要参阅指导手册,就能顺利解决问题,提高团队执行力。

前往第一线 倾听员工心声
     松井忠叁认为,大企业常有的通病,乃在於领导者与第一线员工的想法逐渐产生落差。领导者必须前往第一线倾听员工的心声,才能看见在总公司看不到的问题。於是,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到全国分店视察,从卖场员工的心得中,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制度。
     一个是「畅销品搜寻」制度。即店面要掌握最畅销的十种商品,陈列於显眼处。因为这个制度,不仅使得业绩显著提升,库存管理也更顺畅。另外,无印良品独特的「一品入魂」制度,也是从第一线员工诞生的点子。这个制度让每个分店的每位员工可以各自决定一种自己想卖的商品,并以便宜两成的试卖价格销售。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东西,所以员工自然会投入推销。在导入这个设计制度後,业绩的确明显成长。

与其挖角 不如自己培育人才
     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。许多企业会想办法挖角优秀人才,无印良品却信奉「与其耗费成本挖角优秀人才,还不如在公司内部建立培育人才的制度。」原来,无印良品在业绩不佳时,也曾挖角知名品牌负责开发商品的人员,原以为问题可迎刃而解,没想到反而偏离了原本无印良品的理念,造成更大混乱。
     於是,无印良品设有「人才委员会」与「人才培育委员会」,系统性地执行教育训练,让人才从公司「长出来」,而不是从外面「植入」。松井忠叁改变了一般企业的用人印象,他说:「所谓的社会精英,未必能为公司带来贡献。将组织理念与制度谨记在心的人才,对公司才真正有助益。」

善用顾客意见 打造畅销品
     无印良品打造畅销商品的祕诀是什麽?关键不在於商品开发者天马行空的创意,而是将顾客的意见「制度化」。虽然每家公司都会处理客诉,但真正拥有一套制度,将顾客意见活用的公司,却少之又少。然而,无印良品每天会透过电话、电子邮件等管道,接收顾客意见,再把顾客意见输入名为「语音导览」的软体,每週由负责人员查看一次,再决定是否反映在商品上。
此外,也成立了「生活良品研究所」的网站,建立一个既可与顾客沟通,又能兼顾商品开发的制度。例如,「懒骨头沙发」,就是源自顾客意见的商品。是源於一位顾客来信表示:「我的房间很小,没办法摆沙发,能不能把沙发加到大坐垫上?」一直到现在,懒骨头沙发都还是每年卖出10万个的畅销商品。「不把客诉当成麻烦,而是当成宝山」,就是无印良品打造畅销品的祕诀。

「DINA」管控时间 效率大增
     关於企业内部的工作方式,无印良品也总是不断革新。「提升效率」,一直是重要哲学。例如,随著企业规模变大,决策过程就会冗长。过去,一份提案书必须经过不同部门传阅、盖章,等到了最终决策人手上时,往往已盖了10个章以上。
     松井忠叁上任後强硬规定,一份文件「只需盖叁个章」,以此改善效率,成为一个「有速度感」的企业。此外,也能让提案部门负起执行之责,釐清责任归属,不会出现「所有部门都有责任」这种模棱两可的结论。
     此外,公司内部网路也设立一个名为「DINA」的系统,此为Deadline(完成期限)、Instruction(指示)、Notice(联络)、Agenda(会议记录)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,员工可以在电脑上共享所有部门的业务指示与联络事项。
      因为一般主管要求提企划案,若不是那麽急,有时後不会设定完成期限。当缺少完成期限,就难以连结到执行、评核与改善上。使用这个系统将之视觉化後,任何工作就不会流於纸上谈兵。如此,除了确保所有的业务都能毫无遗漏地执行,也因为被规定必须在期限内完成,让员工有更强烈的工作动机。
     关於员工之间如何称呼,无印良品也有特殊的企业文化,即要求全体员工以先生、小姐称呼别人,面对主管,也同样如此。松井忠叁认为,很多组织成员,碰到比自已辈份低的人,都会直呼其名。然而,在这种理所当然的逻辑里,往往存在著强烈阶级意识,有种「面对职位比自己高的人,不准回嘴」的氛围。
     这种由上而下、言听既从的组织,虽然容易带领,却会形成一种部属不主动做事的文化,也很容易因为害怕主管发现,而掩盖错误与问题。因此,无印良品内部从名称开始改变,不只是让大家打成一片,更为了让资讯、意见更流通,提升沟通效率。

提高生产力 规定6点半下班
     对於日本企业来说,加班是家常便饭。然而,无印良品却敢与众不同,总公司规定员工「晚上6点半後不加班」,让许多日本上班族称羡!这麽规定,在於强迫员工思考「应该优先做什麽事、不做什麽事,」自然而然会采取提高生产力的行动。
不过,事情做不完怎麽办?松井忠叁认为,虽然许多公司提倡不加班,但大多以失败收场,原因在於既不减少工作量,又不增加人员,「那是不可能的任务。」因此,无印良品还花了很多心思改善工作环境,并要求主管改变交办工作的方式。
     「减少不必要的会议」,就是重大突破。松井忠叁认为,开会的目的应该是「决定事情,然後加以执行」,企业的目标应是「执行占95%,计划占5%」,所以应把準备开会的时间控制在最小限度。为此,无印良品规定,开会的提案书仅限一张A4,主张「唯有把资讯量浓缩至此,才能真正掌握到重点。」从此,开会冗长的报告时间变少了,执行的时间反而变多了,公司愈来愈有活力。
     如今,无印良品已由第四任社长金井政明接手。他之前在担任良品计画常务董事,是松井忠叁的得力左右手。金井政明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,他从松井忠叁学到了许多经营之道,最重要的原则就是「根据简单的规则,推动组织运作」。
     因此,在无印良品,不会有徒具形式的会议、没有效率的加班、冗长的提案报告,一切都求精準、效率、标準化,这套制度不断传承,迄今仍是制胜核心。松井忠叁曾经说过:「只要打造出好的制度,我认为无论在任何时代,都能培养出奇制胜的组织文化!」这个法则,不仅是无印良品的经验,也适用於所有的企业!